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品牌学术

第七届京津冀生态修复实践论坛暨第四届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竞赛开幕式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4-04-03 浏览次数:

      3月30日至3月31日,北京生态修复学会在北京市温德姆酒店成功举办第七届京津冀生态修复实践论坛暨第四届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竞赛开幕式。本次论坛由北京生态修复学会联合工业固废网、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共同主办,旨在探讨生态修复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案例,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主旨论坛由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秘书长于立安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马淑花共同主持。来自自然资源部老科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机构的十余位领域专家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汇报。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企业代表也应邀出席了此次论坛,论坛共计吸引了一千余人参加。

 

 

 

第四届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竞赛开幕式

 

      第四届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竞赛开幕式由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秘书长于立安主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姜立军主任作为竞赛主办方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殷切期望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知识竞赛,携手共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并预祝第四届大学生知识竞赛开幕式和第七届京津冀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主旨论坛一

 

      自然资源部老科协会长、研究员关凤峻代表此次论坛的主办方进行了主旨汇报,题为“积极推动健康地质矿物肥料与矿物土壤产业发展”。他强调,坚持不懈地以理性态度推进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利用矿山废石和矸石中有价值的部分来改善土壤,不仅具有深远的意义,还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岳鸿志巡视员出席并致辞,科创部铁春雷协同出席。岳局长对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强调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北京市科协高度认可北京生态修复学会在生态修复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期待未来学会能够继续打造更卓越的学术交流平台,优化科技服务,共同推进生态修复与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胡振琪汇报的主旨报告是“煤矸石山自燃对大气、土壤的污染规律与机理及自燃综合治理技术”。他详细地介绍了煤矸石山原位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和煤矸石地面充填造地规模化生态利用技术,并希望构建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复垦标准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耕源就“流域生态信用提升评估技术指南”主题进行了汇报。他阐述了这项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生态信用评估方法,并介绍了相关国际案例。

 

 

      广东固废应用研究院(中试试验室)教授畅吉庆探讨了“盐碱地改良变为耕地”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了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他特别关注重盐碱地的改良,深入讨论了盐碱地改良过程中材料选择的重要性。此外,他还分享了一些相关的修复案例,为盐碱地改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所副总工白音包力皋对“城市河湖底泥固化处理效益评估”进行了深入研究。他首先关注了国家需求与相关政策,深入探讨了底泥处理与底泥处置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他还详细介绍了国外先进的固化处理技术,为我国的城市河湖底泥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石林教授的研究聚焦于“煤矸石无害化处理与土壤修复高值化利用”。他深入分析了煤矸石中的主要矿物质元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在农业高值化利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展示了大量农业应用改良显著效果的实际案例,为煤矸石的无害化处理和土壤修复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持。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马淑花对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在盐碱地改良技术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多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研究指出,尽管目前存在多种技术和措施,但它们在改良盐碱地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在此基础上,她强调了粉煤灰作为土壤调理剂的独特优势,认为其有望为盐碱地改良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秘书长于立安最后进行了主题为“利用固废制备生态功能陶粒的实践与思考”的汇报。在汇报中,他详细介绍了原理和项目,展示了利用固废制备生态陶粒的实践过程。展望未来,他强调改善水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配合整体环境的改善来推进。

 

主旨论坛二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建明的演讲聚焦工业固废的土壤化和肥料化利用,特别是尾矿和煤基固废。他强调微生物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修复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固废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活化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效果,助力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科技处处长张洪聚焦于“河湖库沉积物污染过程与环保清淤”的研究。他提出环保清淤与传统清淤在技术要求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并强调了深入研究多种沉积物-水界面物质通量的重要性。展望未来,他期望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能够更加精细化,以更好地应对河湖库沉积物污染的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华润环保首席科学家刘兴宇汇报了“煤矿废弃物资源化与荒漠土地低碳微生物修复增值发展模式”,他强调微生物在生态修复中的核心作用,并展望了微生物修复技术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应用前景。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土壤中心主任韩建均对“盐碱地综合治理措施及产业模式探讨”进行了详细地汇报。他全面介绍了盐碱荒地综合治理技术的核心要点,以及多个成功的盐碱地和荒地综合治理案例。此外,他还深入探讨了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产业模式,为听众提供了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并特别指出了盐碱地治理的关键要点,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北京华圻生态科技有限公司CTO苏振国进行了“固体废弃物制备新型功能粉体材料及其在生态修复领域应用”的主旨汇报。他详细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空心球形粉体材料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应用于土壤结构调理和土壤建构的多孔介质。这些创新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实现沙化土地的修复,还促进了高质量农田的建设。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秘书长、首发生态公司技术顾问于立安全面介绍了地聚物植材砼的制备与应用,并重点强调了其生态可持续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让这种创新材料更好地走进市场、服务社会,他提出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性价比、简化制备工艺,并努力扩大其适用范围。同时,还宣布学会正在积极共建生态材料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旨在汇聚各方力量,促进生态材料产业的合作共赢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系副主任/副教授李春全进行了"煤系共伴生矿物制备环境修复材料效能与机理“的汇报,这种利用煤系共伴生矿物制备环境修复材料的做法,充分彰显了'源于自然、用于自然、融于自然'以及'从土中来、回到土中'的绿色环保理念。这一研究不仅为煤矸石的全组分低碳处置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高效利用煤矸石开辟了新途径。

 

04颁发青年人才托举证书

 

       在论坛期间,北京生态修复学会青委会主任刘耕源亲自为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张帆颁发了荣誉证书。随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科技处处长张洪也为同样入选该工程的王霄颁发了证书。学会秘书长于立安借此机会向在场人员发出呼吁,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加入学会,共同发挥学会在搭建平台和培育人才方面的作用,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力量。

 

05总结

       此次关于生态修复和固废处理的论坛上,多位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会议涉及盐碱地改良、煤矸石处理、粉煤灰应用、固废制备陶粒、工业固废利用、河湖库沉积物处理、微生物生态修复、盐碱地综合治理、新型功能粉体材料制备等多个领域。这些研究不仅探讨了生态修复与固废处理的理论和实践,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创新。这些研究对于推动固废处理和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水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