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品牌学术

第三届首都生态修复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8-06-01 浏览次数:

 

    为庆祝第二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调动和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支持下,在北京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联合体的组织协调下,由北京化学会、北京生态修复学会与北京腐蚀与防护学会联合主办,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北京地质学会、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和北京植物学会协办,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承办的第三届“首都生态修复论坛”于2018年5月31日胜利召开!

与会代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前合影

    此次论坛包括四个报告,主讲人分别为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朱永法、 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魏源送、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热浸镀专业委员会学术部部长刘昕,及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秘书长于立安。来自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共5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卢忠林致辞

    首先,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秘书长、北京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联合体主任于立安博士为大家做了“北京生态环保大学科联合体的建设实践”的报告,于老师从学会、联合体简介、建设、近年主要工作等方面做了介绍,最后着重介绍了学会近期正在翻译推广的“国际生态修复标准”。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秘书长于立安博士

    第二个报告是朱永法教授的“光催化在环境净化、能源转换和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朱教授从光催化的应用前景、原理和特色、关键科学问题、反应性能及其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向大家展示了光催化的强大力量及发展趋势。

学生积极向朱永法教授提问

    接下来,魏源送研究员为大家做了题为“污泥生物处理中抗性基因的消减研究”,抗性污染现象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魏老师从抗性基因作用机制、污泥中ARGs的赋存特征、规模化污泥厌氧消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抗生素抗性污染的来龙去脉。

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魏源送研究员

    最后一个报告来自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热浸镀专业委员会学术部部长刘昕博士,题目为“镀锌钢材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刘部长从热镀锌材料特征、制备工艺入手,为大家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进程,并着重讲解了钢制镀锌综合管廊在实际应用中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的优势、以及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前景等。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热浸镀专业委员会学术部部长刘昕博士

    论坛闭幕时,由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刘正平教授做总结发言,刘教授表示此次论坛形式新颖,内容创新,凝聚了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力量,此种模式值得推广。

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刘正平教授做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