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动态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举办世界环境日科普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06 浏览次数:

        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我国第7个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纪念六五环境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北京生态修复学会在密云生态科普基地举办主题为“体验燕山文化,保护密云水源”的科普实践活动。

        当天上午,来自北京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联合体、北京现代农业联合体、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等单位60余人参加本次科普活动。

        本次活动包括四大部分:2021年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竞赛启动仪式、参观生态板栗林及科普基地、学习古长城文化和手工制作课堂。

        在第50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北京生态修复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将联合举办“2021年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竞赛”,旨在引导高校学生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现场举行了签约及启动仪式。

竞赛签约暨启动仪式

        于立安老师为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修建长城城墙的建造材料——三合土,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用米汤进行搅拌制作而成。通过此制作过程学生深刻体验到古人的智慧,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情况下修建的万里长城坚不可摧。

于立安老师带领学生体验三合土的制作工艺

        卫宏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生态板栗合作社的发起、经营理念、管理办法、及今年的林下种植等,并带大家参观了基地的生态养殖区、生态厕所、垃圾分类区等,向大家传导低碳绿色的简朴生活。

 

卫宏老师带领大家参观生态板栗林及基地的生态设施

        唐素贤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板栗的植物学知识,包括壳斗科的共同特征、板栗树花的特征,以及近亲植物栎属的典型——橡树,并带领大家认真观察板栗的雌花和雄花。

 

唐素贤老师为大家讲解板栗树的植物学知识

        下午的室内手工活动,由卫老师和唐老师带领大家制作板栗花蚊香和艾草香囊,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不但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更深刻体会到身边常见的植物叶子、花就能被充分利用到生活中来。

 

卫宏老师带领大家制作板栗花蚊香

 

唐素贤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制作艾草香囊

        通过本次科普实践活动,进一步唤醒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而凝聚共识、汇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