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2023年会员招募

发布时间:2023-10-26 浏览次数:

WELCOME TO JOIN US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绿水青山    生态修复    环境保护

一、入会申请

 

(一)请有意愿加入本学会的个人,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入会信息。

 

 

(二)请有意愿加入本学会的单位,下载申请表进行填写,签字盖章后发送至学会邮箱(SERB_CN@163.com)。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_团体会员登记表.doc

 

 

二、关于我们

 

(一)学会简介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是2014年12月28日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的国内首家专业聚焦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省部级一级学会,在北京市科协的指导下,2018年经北京市民政局评定为AAAA级社会组织。

      主管单位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BEIJING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立于1963年7月29日,由北京科联、北京科普两大组织合并而成。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北京市科协,由市学会、基金会、区科协及基层组织组成,是北京地区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地方组织,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的参加单位。

      注册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于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

      本学会旨在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支撑,引领生态修复学科和行业健康发展。本学会现任理事长魏源送,秘书长于立安,设有理事会、秘书处、财务处等,下设四家分支机构:水生态修复专委会、森林生态修复专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科普工作委员会,在生态修复领域内的国内外项目合作、组织会议论坛、生态考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此外,本学会于2016年牵头成立北京科协系统首个学会联合体——北京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联合体,紧密围绕生态修复主线开展工作,推动生态修复产业进步、搭建生态环境建言献策平台。

 

(二)五大特色平台

      自成立以来,本学会高度关注京津冀生态环境问题,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支撑,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1.积极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2017年12月,我学会与国际生态恢复学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双方对彼此了解及充分的交流,在共同制定生态修复标准、合作举办生态修复会议、双方成员及会员互认、资源开发等六个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2019年,第二届理事长刘俊国院士联合发表《International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econd edition》(国际生态修复标准.第二版)。

      2019年10月,组织生态“一带一路”年度交流会,邀请阿拉伯国家联盟以及来自斯里兰卡、坦桑尼亚、巴基斯坦和美国的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生态修复相关议题进行交流。

      2021年11月,由第二届理事长刘俊国院士牵头,以线上形式召开洪涝灾害和公共安全国际研讨会,来自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重要组织与知名高校多位顶尖科学家和业内专家出席会议。

      2023年9月,在现任理事长魏源送研究员的领导下,我学会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参与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成功申报两场专题会议,主题分别为“面向气候变化和韧性城市的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管理”、“缺水型区域水生态修复实践”,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案例为核心,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领域内科技工作者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参会者包括科研单位、企事业代表等。

 

2.多形式多渠道学术交流平台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2015-2022年期间围绕生态修复领域内科研进展、治理与修复技术,以及政府与公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共举办了20余项学术活动,形成的品牌学术活动主要有两项:以院士为主讲嘉宾的“首都生态修复大讲堂”,和以知名学者和一线技术人员主讲的“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绿色发展论坛”。参会者主要是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国际组织等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技术骨干等,有力地推动了生态修复理论和实践在国内的传播、交流与发展。

 

3.生态修复实践平台

      近几年学会在生态修复实践方面积极进行尝试,取得的成果主要有:配合北京政府副行政区活动、与嘉善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并完成河道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完成首都科技工作者助力河北创新发展项目、开展“创新簇”项目服务北京企业、开展线上云展览公益活动等。

      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以服务科技工作者和创新驱动为导向,充分发挥学会专业密集、人才荟萃、学科齐全、公平公正的第三方组织特点,2019年起,我学会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经过四年的实践,目前已建立较完善的评价流程,因开展科技评价提升了服务企事业单位的能力,扩大了学会的影响力。

      逐步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经过精心筹备和计划,制定规范的团标评审流程和审核制度,我学会于2022年开始着手团标制定工作,评审通过一项团体标准,并按照流程进行标准的发布、推广及落地实施工作。2023年度,有三项团体标准正式立项,目前正在按照步骤进行修订、征求意见等流程。

 

4.青年人才培养平台

      为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成长平台。学会主要通过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项目、青年学者学术论文评选、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报告、优秀技术人员导师制等方面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我学会自2018年参加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共有15位青年人才入选托举计划。2023年度的青年人才托举工作已经结束。学会致力于搭建培养平台,助力青年人才成长,主要包括:为托举人做好年度服务工作、召开青年托举人才项目汇报会、青年人才交流论坛,完成青年人才托举选拔工作,开展优秀论文评选和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同时吸收更多青年人才加入学会,参与学会工作。

 

5.科普实践传播平台

      六年多来,学会在科技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全国科普日等环境节日期间共开展科普活动30余场,承接各区、中小学科普活动20余场。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科普进课堂、科普进社区、户外科普实践活动、全国竞赛促科普、暑期国际科普成长营,以及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宣传等。

      举办全国竞赛推进生态知识学习浪潮。为引导高校学生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北京生态修复学会联合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于2021-2023年举办三届“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竞赛”。据统计,共有16万余名大学生参加初级赛道,3000余名大学生参加高级赛道,在全国高等院校环境专业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通过为期 4 个月的学习和竞赛,引导更多高校学生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联合建立不同类型的科普实践基地,丰富生态科普实践活动内容。种植基地位于燕山脚下的密云区西湾子村、北京市最大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平谷新城泃河),每年春季举办多场种植活动,包括植树、种菜、种花、树木认养等;污水处理基地是位于顺义区天竺镇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每年举办针对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污水处理;水科普基地位于北京园博园人工湿地处,多次与园博园联合举办中小学生湿地、园林水科普实践活动。

 

 

三、会员制度

 

(一)会员条件

      凡热爱生态,热衷于生态修复事业的发展,有志于为生态修复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宣传作贡献,承认学会章程,遵守学会纪律的社会各界人士及团体在如实填写会员登记表并缴纳相应会费后均可成为北京生态修复学会会员。

 

(二)会员权利

1. 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 参加本会的活动;

3. 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在本学会官网、微信优先发表文章的权利;

4. 通过评选获得本会颁发的有关奖励;

5. 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6. 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三)会员义务

1. 执行本会的决议;

2. 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和声誉;

3. 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4. 按规定交纳会费;

5. 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四)其他待遇

1. 个人会员每年可免费参加一次学会组织的科普实践或者环境考察活动;

2. 团体会员单位可以免费为15名员工颁发会员证,待遇与个人会员相同,超过15人以上的人员若办会员证可按个人会员会费的一半收取会费;

3. 团体会员单位的网站可以与本学会的网站进行友情链接;

4.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学会章程的行为经会员部讨论并报秘书长办公会批准,予以除名,并在本学会网站公告。

 

会费标准

注:学生会员免费。

 

 

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欢迎加入